一、鋼鐵廠復雜生產環境下的安全管理剛需
鋼鐵廠作為典型的重型工業場景,生產流程涵蓋煉鐵、煉鋼、軋鋼等多個環節,作業環境呈現出“高風險、高干擾、多盲區”的顯著特征,對人員與車輛的安全管控提出極高要求。從空間維度來看,廠區內不僅有高達數十米的高爐、轉爐等大型設備,還有密集分布的輸送皮帶、鐵軌線路以及高溫熔融區域,人員與重型車輛(如鐵水罐車、鋼渣運輸車、起重機)的交叉作業頻率極高。以煉鐵車間為例,鐵水罐車運輸過程中需途經原料堆放區、高爐出鐵口等區域,這些區域同時有巡檢人員、維修人員作業,若無法實時掌握雙方位置,極易因避讓不及時引發碰撞、燙傷等惡性事故。
此外,鋼鐵廠存在大量特殊危險區域,如煤氣柜區、氧氣管道走廊、高溫鋼水存放區等,這些區域對人員進入權限有著嚴格限制。傳統依靠人工巡檢、門禁登記的管理方式,存在響應滯后、監管漏洞等問題。例如,煤氣泄漏等突發風險發生時,若無法快速定位區域內人員位置,將嚴重延誤疏散與救援時機;而未經授權人員誤入高溫作業區,更可能直接面臨燙傷、窒息等生命威脅。同時,鋼鐵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強電磁輻射、粉塵污染等,也會干擾傳統通訊與定位設備,導致人員與車輛位置信息丟失,進一步加劇安全管理難度。因此,部署一套適應復雜環境、具備實時定位功能的人車定位系統,成為鋼鐵廠防范安全事故、保障人員生命安全的核心剛需。
二、提升生產運營效率的必然選擇
鋼鐵廠的生產流程具有連續性強、環節緊密銜接的特點,人員與車輛的調度效率直接影響整體生產節奏。在傳統管理模式下,人員巡檢路線規劃依賴經驗,存在重復巡檢、漏檢等問題;而物料運輸車輛的調度缺乏實時位置數據支撐,常出現車輛擁堵、等待時間過長等情況,導致生產環節銜接不暢。以軋鋼車間為例,鋼坯從加熱爐運至軋機的過程中,若運輸車輛位置信息不透明,調度人員無法精準安排接卸時間,可能造成軋機空轉等待,或鋼坯在運輸過程中溫度下降,影響軋制質量與效率。
同時,鋼鐵廠人員結構復雜,涵蓋生產操作工、設備維修員、外委施工人員等多個群體,不同工種的作業區域與時間存在交叉。傳統依靠紙質記錄、對講機溝通的考勤與調度方式,難以精準統計人員作業時長、作業區域分布,導致人力資源調配不合理。例如,某區域設備突發故障需維修時,調度人員無法快速定位附近維修人員位置,需逐一電話溝通,延誤故障處理時間;而外委人員作業范圍管控不嚴,也可能因誤入生產區域干擾正常生產。人車定位系統通過實時采集人員與車輛位置數據,可實現巡檢路線優化、車輛動態調度、人員精準調配,減少無效等待時間,提升生產環節銜接效率,同時為人力資源優化配置提供數據支撐,助力鋼鐵廠降本增效。
三、滿足合規監管與事故追溯的硬性要求
近年來,國家對安全生產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》等法律法規明確要求高危行業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監測監控體系,實現對人員、設備、作業環境的實時監控。鋼鐵廠作為重點監管的高危行業之一,需滿足監管部門對人員在崗在位管理、危險區域人員管控、應急救援響應等方面的要求。傳統管理模式下,缺乏實時定位數據支撐,難以證明人員作業合規性,在監管檢查中易面臨處罰風險;而一旦發生安全事故,由于無法快速追溯人員與車輛的歷史軌跡,事故原因調查難度大,可能導致責任認定不清、整改措施不到位等問題。
四、應對應急救援挑戰的關鍵支撐
鋼鐵廠潛在的安全風險具有突發性強、危害范圍廣、救援難度大的特點,應急救援的及時性與精準性直接決定事故損失程度。在傳統應急救援中,救援人員對事故現場人員分布、車輛位置、危險區域范圍等信息掌握不充分,易出現救援路線規劃不合理、救援力量調配失衡等問題,甚至可能導致救援人員自身陷入危險。例如,當鋼鐵廠發生火災時,若無法快速定位被困人員位置,救援人員需在高溫、濃煙環境下盲目搜尋,不僅延誤救援時機,還可能因不熟悉現場布局誤入危險區域;而若不了解消防車輛實時位置,也難以高效調配滅火資源,控制火勢蔓延。
人車定位系統在應急救援中可發揮關鍵支撐作用:一方面,系統可實時顯示事故現場人員與車輛位置,幫助指揮人員快速確定被困人員數量與位置、危險區域內車輛分布,制定科學救援方案;另一方面,救援人員攜帶的定位終端可實時回傳自身位置,指揮人員可根據現場情況動態調整救援路線,避免救援人員傷亡;同時,系統存儲的歷史軌跡數據,可在事故救援后輔助分析事故擴散路徑,為后續應急方案優化提供依據。
五、推動鋼鐵廠智慧化轉型的重要基石
隨著工業4.0與“雙碳”目標的推進,鋼鐵廠正加速向智慧化、綠色化轉型,而人車定位系統作為智慧工廠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,可與其他信息化系統深度融合,構建一體化的智慧管理平臺。通過定位數據與生產數據的聯動分析,鋼鐵廠可實現生產流程的智能化管控:例如,將車輛定位數據與物料管理數據結合,可實現物料運輸全程可視化跟蹤,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。
同時,人車定位系統采集的海量位置數據,可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挖掘人員作業效率、車輛調度優化、區域安全風險等方面的潛在問題,為鋼鐵廠管理決策提供數據支撐。例如,通過分析人員歷史軌跡數據,可識別巡檢路線中的不合理環節,優化巡檢方案;通過分析車輛運輸軌跡與時間數據,可找出運輸瓶頸,調整調度策略。因此,部署人車定位系統,不僅是解決當前鋼鐵廠安全與效率問題的手段,更是推動其向智慧化工廠轉型的重要基石。